据知名第三方平台网贷发布的《2015年P2P 网贷行业年报简报》数据显示,2015年P2P 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6.81个月,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初仅为4个多月。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的国有P2P 网贷平台从2011年开始酝酿,2014年涉水,逐渐形成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顺应了P2P 网贷行业“大资本”时代的潮流。
1、从谷歌流感趋势谈大数据分析的光荣与陷阱从谷歌流感趋势谈大数据分析的荣耀与陷阱。从2009年前后谷歌流感趋势的表现差异入手,探讨大数据分析容易面临的陷阱,如大数据傲慢、算法进化、隐形动机导致的数据生成机制变化,以及对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中国要健康发展大数据产业,需要防范大数据傲慢风险,促进大数据产业和小数据产业齐头并进,并加大力度提高透明度,审慎评估大数据质量。
“GoogleFluTrends (GFT)”的故事通常被视为大数据分析优势的证明。2008年11月,谷歌启动了GFT项目,其目标是预测美国CDC报告的流感发病率。它一出现,GFT就展示了一份非常惊人的成绩单。2009年,GFT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报告。通过分析数十亿次搜索中的45个流感相关关键词,GFT可以比疾控中心提前两周预测2007-2008年的流感发病率。
2、备案大限已过、爆雷潮重现江湖P2P“路标”在哪?For网贷industry,2018年6月30日原本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间节点。根据去年底银监会下发的57号文,6月30日前应完成网贷的备案。但本周末,监管机构和行业都集体选择了沉默。这也意味着57号文所代表的备案期限被无限期搁置,P2P平台未来何去何从,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短短半年时间,P2P平台失去了“路标”,只能在无限期的整改中度日。
2016年8月24日,《个人对个人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个人对个人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个人对个人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机构。这是监管首次明确网贷平台必须回归信息中介的定位,同时明确规定了自然人和法人的借款限额。事实上,自“8·24”监管号角吹响以来,对网贷行业的监管就一直在收紧。
3、如何解决P2P流动性问题,有哪些妙招?【答案】:目前P2P行业已经逐步规范,风险溢价降低,在市场利率普遍下行的情况下,P2P行业整体利率开始降低。由于从P2P平台借款比银行更容易,利率也变得更低,越来越多的资产项目愿意通过P2P借贷获得资金,导致P2P借贷期限逐渐延长。据知名第三方平台网贷发布的《2015年P2P 网贷行业年报简报》数据显示,2015年P2P 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6.81个月,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初仅为4个多月。
据网贷ABC观察,现实中,三个月以内的短线投资会更受投资者青睐。为了解决P2P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矛盾,很多P2P平台都推出了活期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主要以“随时提现”为主,平台为产品设置了债权转让机制,允许其他客户接手购买的产品。但根据网贷ABC,平台会将通过此类产品吸收的用户资金分成几部分,一部分投资于高流动性的货币基金,另一部分投资于高收益的P2P产品。
4、P2P未来发展空间大吗P2P 网贷中国P2P的发展网贷行业的发展遵循着与欧美市场不同的规律。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风险爆发期、政策调整期四个阶段。随着P2P 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不具备运营资格的P2P 网贷平台也开始涌入市场,市场对P2P 网贷行业的预期也开始回归理性,这将导致平台的合并、重组和联盟。